发布于 2025-05-12
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举办的全新「中国人文新知讲座」系列活动,很高兴邀请到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卓清芬教授,于五月中亲临浸大主讲一场公开讲座:诗中有画,画中有人:清代女性诗人题辞中的自我书写与形象建构,分享其研究发现与心得。
中国人文新知讲座:诗中有画,画中有人:清代女性诗人题辞中的自我书写与形象建构
主办单位: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
日期: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时间:下午4时至5时半
场地:香港浸会大学善衡校园基督教教育中心8楼803室(CEC803)
讲者:卓清芬教授(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持:张宏生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所长)
语言:普通话
欢迎各界人士参加。无须报名。
讲者简介
卓清芬,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央大学明清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大学中文系主任。研究领域为宋词、清词、词学理论与批评、清代女性诗词等。着有《纳兰性德文学研究》、《清末四大家词学及词作研究》,注说龙沐勋编选《唐宋名家词选》。单篇论文有〈「以诗为词」的实践──谈晏几道《小山词》的诗人句法〉、〈自我呈现与他人型塑──汤贻汾〈吟钗图〉诗卷题咏析论〉、〈从〈信芳阁自题八图〉题辞和《信芳阁诗草》看清代女诗人陈蕴莲的自我定位〉、〈试析顾太清仿拟宋词和编选《宋词选》的意义与价值〉等。
内容简介
女性画像和画像题咏所呈现的女性主体性和社会文化脉络之间的联结,实为清代文学与文化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清代女性在画像中所展现的自我形象,往往是有意识的传达出女性的「自我」在面对外界时所采取的姿态。主题、背景布置与人物的穿著、动作构成了画面的主体,而文字题咏则补足了人物的内在精神和心理层面。画像题咏可分为「自题」与「他题」,自我题咏,显示出清代女性的观看自我与再现自我;他人题咏则呈现了他人对女性像主的观看与型塑。观看自我与再现自我,是清代女性对于自我、对于存在的一种叙述;而他人观看与他人型塑,则衍生出性别诠释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价值观。透过几个个案的分析,提供学术研究的另一个视角,使研究生能够理解清代女性诗词书写的多层意义,以及女性在文学世界中的独特声音。
查询:shi@hkbu.edu.hk、3411 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