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Resilience in Tenderness: Humanities in Song Ci Poetry
Speaker: Prof. Lau Siu Hu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ate: 20 November 2015
Time: 1630-1800
Venue: SWT 7/F, Shaw Tower, Shaw Campu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anguage: Putonghua
Abstract:
歐陽修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東坡也說「多情應笑我」,這是詞人普遍的心聲。詞的情意內容,主要抒發一種「好景不常,人生易逝,此情不渝」的精神,這呼應了宋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入世情懷。如同春天的生命,像野草一般,柔中帶剛,總有著無窮的生機。鄭騫〈詞曲的特質〉說:「宋朝的一切,都足以代表中國文化的陰柔方面,不只詞之一端。……柔並不一味的軟綿綿,而要有一種韌性。」。吉川幸次郎分析宋詩,謂宋代的新人生觀是揚棄悲哀,而宋代詩人有意追求的一種詩境就是寧靜安祥的心境。宋詞則擺盪在情緒的上下之間,既無法不面對人間的悲情,卻也不甘於陷溺不返;如何排遣,怎樣在情中得到安頓,便是詞人的重要課題。或表現為執著的熱情,或以豪情反撲,或以曠達的懷抱紓解,宋詞所代表的精神就是體證了一種生命意態─在世事無常中確認人情之不變。
About the speaker:
劉少雄,國立臺灣大學文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助研究員、臺大藝文中心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現任臺大中國文學系教授。劉教授於2008年榮獲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並多次獲得教學優良獎,其專業領域包括:唐宋詞、東坡文學、宋代文學、詞學理論。大學部研究所開授課程:「國文─中國抒情詩選」、「國文─中國敘事傳統」、「詞選及習作」、「詩選及習作」、「二李詞」、「東坡詞」、「清真詞」、「稼軒詞」、「東坡詞專題」、「古典詩詞教學與研究」、「近現代詞學批評」等。著作包括:《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題之探討》、《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讀寫之間─學詞講義》、《詞學文體與史觀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