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訪問學人計劃講座系列:蔣寅教授 (2-6/2016)

為推動香港與世界各地的國學交流,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與饒宗頤國學院策劃傑出訪問學人計劃,共同聘請海內外的傑出學人來校訪問交流,並主持公開講座,為浸大及本港學者和學生帶來學術啟發,激發研究潛力。

蔣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為首位獲邀之傑出訪問學人。2016年2月至5月於浸大駐校訪問期間,圍繞「詩學」主題舉辦了四場公開講座。

第一場

題目︰作為詩美概念的「老」

日期︰二〇一六年二月十九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正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逸夫校園逸夫行政樓7樓(SWT 7/F)

語言︰普通話

講座內容摘要:

老是傳統詩學中很獨特、很有民族特色的審美概念,自杜甫詩中開始用於論詩,到宋代詩歌批評中被廣泛使用,經明代楊慎加以理論總結,在清初詩學中成為流行的詩美概念,經紀昀及其主編的《四庫全書總目》的頻繁使用和推廣,成為古典詩學中與傳統審美理想關係密切的美學概念。在實際的批評中,老具有內容和風格兩方面的含義,其審美內涵大致表現為風格上的老健蒼勁,技巧上的穩妥成熟,修辭上的自然平淡,創作態度上的自由超脫與自適性。而與老相聯繫的負價概念則是枯寂、熟滑、粗疏淺率和頹唐粗鄙。

第二場

題目︰韓愈詩風變革的美學意義(點擊此處觀看講座錄像)

日期︰二〇一六年三月十八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11時30分至下午1時正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逸夫校園逸夫行政樓7樓(SWT 7/F)

語言︰普通話

講座內容摘要:

關於韓愈詩歌對怪奇風格的追求,歷來都從避熟取生的動機著眼,在唐宋詩變革的格局中加以認識和討論。實際上,韓詩最重要的變革是在唐詩清奇雅正的美學理想中單單發展了「奇」的一面,遂以險怪、謔俗、生新、粗硬的趣味,衝擊和顛覆了古典詩歌典雅和諧的審美理想,開中國文學「現代性」之先聲。韓愈詩歌在清初以前始終未得到較高評價,典型地表現為「被壓抑的現代性」。從葉燮《原詩》推崇韓愈為古今三大詩人之一,到清代中葉詩壇全面肯定宋詩,其間的同步性顯示了一種新審美價值觀的確立,意味著中國詩學語境已由古典進入現代,韓愈評價的戲劇化變化是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進程密不可分的。

第三場

題目︰袁枚詩學新論

日期︰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正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逸夫校園逸夫行政樓7樓(SWT 7/F)

語言︰普通話

講座內容摘要:

袁枚詩學破而不立的理論品格,帶有很强的解構傾向,在理論和觀念上表現爲取消絕對的價值和典範,在創作和批評實踐上則顯示爲放逐詩家通行的法則和要求,最後以「工拙」來劃定其藝術底綫。從來的批評家都是依據一種美學標準遴選和評價作品,當袁枚褫除各種預設的藝術規則和標準後,詩歌批評就變成了一種鑒賞式的品評,不帶先入爲主的標準,到古今詩作中去尋找稱心合作。其趣味和判斷力就在舉例和比較中自然地流露出來。而其基本立場則是崇尚自我表現,重視人生體驗的透徹表達,歷來詩話中常見的摘句批評也由偏向景語轉爲偏向情語。

第四場

題目︰紀曉嵐與清代詩學

日期︰二〇一六年五月三日(星期二)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正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逸夫校園逸夫行政樓7樓(SWT 7/F)

語言︰普通話

講座內容摘要:

沈德潜正統詩學因其老耄而漸趨岑寂的乾隆二十年代初,詩壇最重要的事件不是性靈派的崛起,而是朝廷功令試詩帶來的試帖詩學的勃興。它讓紀昀在《四庫全書》所象徵的官方詩學的操控者之外多了一個角色——開闢試帖詩學的暢銷書作者,憑藉試帖詩學、正統觀念、詩歌批評、《四庫提要》的四方面的業績,從長久隱沒的幕後現身于詩學史的時尚前沿。

講者簡介:
蔣寅教授現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研究室研究員,現任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古代文學研究室主任、《文學評論》雜誌副主編、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國家古籍保護委員會委員、國際東方詩話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唐代文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編著作品繁多,包括:《大曆詩風》、《戴叔倫詩集校注》、《大曆詩人研究》、《學術的年輪》、《王漁洋事蹟征略》、《王漁洋與康熙詩壇》、《中國詩學的思路與實踐》、《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清詩話考》、《清代文學論稿》、《金陵生文學史論集》、《百代之中》、《原詩箋注》、《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等。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五十餘篇,獲各種學術獎勵十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