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獻教授公開講座 (10/2016)

先秦漢初雜家文獻中的「孔子形象」

講者:李隆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日期:2016年10月13日星期四
時間:下午4時半至6時正
地點:浸大逸夫校園伍宜孫博士演講廳(WLB109)
語言:普通話
主辦機構:浸大中國語言文學系、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

提要:
戰國以降學術混融交匯,爾後遂有博采眾說,專務治術的「雜家」之學,而以《呂氏春秋》、《淮南子》最為卓然特立,後世鮮能繼者。 本文即以二書為考察對象,探論其學術傾向、關注議題及其呈顯的「孔子形象」:
一、雜家之學以兼採各家之長為方法,故其引用對象遍及各家, 難以藉由其文獻來源說明其學術思想傾向。但考察其引用文獻之偏好與用途,可知《呂氏春秋》特意避開《莊子》創發的獨特孔子形象, 且皆引孔子事蹟為其論點之依據,可見其理解之孔子較符合傳統認知;《淮南子》則多因襲道家文獻,接受《莊子》等道家文獻變創的孔子 敘事,並賦予史實的地位。
二、《呂氏春秋》關注「君臣遇合」議題,重視孔子以布衣干君求用的故實,又藉孔子之口闡發不得志者的自處之道;《淮南子》則倡導兼取並用的雜家之美,故或以孔子雖為聖人仍有不能為喻,說明各家學說皆有不足,或盛讚孔子兼備弟子之材,以標榜融匯兼取的雜家學說。
三、二書皆以孔子的「老師」身分闡述「學」的觀點:《呂氏春秋》重視「學」之效用,故孔子弟子皆顯榮聞達;《淮南子》則以學為殘生害性,故著重描寫孔子弟子之夭病死傷。
四、二書之「孔子曰」/「仲尼曰」可區分為三類:一是作為「評論者」,此一用法與戰國以降流傳的「孔子形象」相去不遠;二是藉孔子之言,闡述事理,唯此事理並不屬於儒家學說,即《莊子》之「重言」;三則是以孔子之言為《老子》注腳,即在孔子論述之後,添加《老子》原文,使「孔子曰」成為老子哲理的闡發者。《呂氏春秋》採用了前兩類「孔子曰」,《淮南子》則三類皆具。無論其用途為何,皆反映先秦漢初以孔子為儀表的思想趨勢。